GPS只有24顆衛星就能實現全球覆蓋, 北斗為啥需要35顆?來源:東方網
中國的北斗是與美國的GPS、歐洲伽利略GALILEO、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并列為世界四大全球導航衛星系統,其他國家也有導航系統,比如說印度、日本這兩個國家,但是他們只能做到區域導航,這就像百度地圖和谷歌地圖的區別。 軍事專家米林介紹,但是美國的GPS通過24顆衛星構成的衛星網就可能有效覆蓋全球大約97%的面積,而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規劃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衛星組成,為什么要比GPS的衛星多出來11顆。 GPS需要24顆衛星只是最基本的數目。這個數目可以保證全球每個地方任何時刻至少能看見4顆衛星,GPS系統的接收機都是采用無源定位方式(就是接收機不需要發送信號)。 北斗的工作原理和和GPS一樣,而軌道高度比GPS略高比伽利略略低,理論上24顆也能提供GPS一樣的無源定位服務。但是一是由于北斗比GPS的軌道高一些,需要略多數目的衛星保證衛星離接收機不太遠。二是因為衛星的發射是漫長的過程,即使是初步覆蓋中國全境也需要20顆左右才能做到,從發射第一顆到最后一顆中間有可能會有10至20年的時間,而且先發射的使用壽命只有8年,這就造成了27顆沒有準備齊呢,老的衛星開始往下掉了,顯然這種做法明顯太浪費了。 GPS運時的3D建模 “北斗”衛星導航運時的3D建模 所以北斗就需要先發射3顆傾斜同步軌道衛星,這3顆衛星雖然不是完全同地面靜止,但是大部分時候中國境內仍然能看到,所以對系統立即可用幫助很大。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北斗除了像GPS一樣用無源接收機工作之外,還有兩個獨到的功能,就是用有源接收機(接收機主動發信號給衛星)和收發短報文(衛星短信)功能,所以還需要5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就是主要針對這兩個功能都要求發上去的。 上一篇: 殲20的榮光之路
下一篇: 航空公司和MRO利益最大化商業模式研討
|